2019/6/27 14:00:43 來源:www.mtshot.com 點擊次數:
政策的出臺,核心目的一定是利潤。因為對于企業來說追求的本身就是利潤,對于政府來說追求的也是經濟效益和政策上的籌碼。過去業內人士往往認為環保與經濟不能并舉,環保會減少鋼廠的利潤和政府稅收,但現在來看更像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這種雙贏局面的前提是企業已經開始面臨虧損。
根據業內人士這次唐山調研的結果來看,有一半的企業毛利已經歸零,還有一部分東北、西北的企業,可能已經面臨虧損。在這種虧損的格局下,環保限產其實是在政府引導下,企業和政府共振的過程,這個共振過程后期暗含的是市場能夠忍受的利潤限在哪里。
現在與去年10月份相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在于,企業對利潤的忍受程度在邊際減弱。當時鋼廠紫銅排利潤下滑很明顯,噸鋼毛利從1000多元每噸下降到幾百元,下滑幅度很大,但仍然比現在的利潤水平高很多,且當時供暖季的環保限產執行力度一般。業內人士上周在唐山調研時主要在環保之前看到企業的行為,大家主要還是在等待,但政府一旦滿足企業的一定訴求、共同作用于產量的時候,限產的影響就會更加明顯,這也是業內人士看好很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