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寧夏高校畢業生數量總數將達5.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如何助力畢業生順利就業成為民生難題。近期,寧夏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春風送暖多舉并行,強化就業服務供給,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2023年,寧夏高校畢業生將達5.2萬人,加上回寧就業的區外高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總數近6萬人,刷新歷史記錄。即使目前就業形勢持續回暖,但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當前正值企業春季招聘期,這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階段。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為大學生護航,是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民生的當務之急。
春風送暖,暖在做實做細做精的就業指導,幫助提升畢業生“好擇業”。寧夏教育廳完善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各大高校開展職業規劃大賽、簡歷設計大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畢業生求職能力。寧夏共青團還發布了促進大學生就業“六項計劃”,邀請優秀青年代表走進高校,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從就業觀念培育、社會能力培養等方面培養學生能力。樹立良好擇業觀,提升學生求職能力,是保障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應有之義。
當然,有了眾多提升畢業生能力的政策,并非萬事大吉。促進精準對接,讓畢業生“擇好業”,政府也做出了很大努力。3月,寧夏“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啟動,線上線下230家企業參會,提供了1.2萬余個崗位。4月,2023屆畢業生校園春季“雙選”洽談會暨“宏志助航計劃”招聘會舉辦,吸引了6000余名畢業生參加。未來,寧夏還將與全國各地同步開展2023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為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搭建求職平臺,推動用工和求職需求精準對接。
截至3月18日,全區共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35場次,累計提供崗位18.9萬個,意向簽約和就業2.3萬人。一年之計在于春,要持續加強畢業生就業服務供給,讓寧夏高校畢業生順利擇業、盡早就業,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劉付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