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天天,2014年來到康復中心,在這里我學會了與同伴做游戲,學會了唱兒歌,收獲了快樂。剛來中心的時候,我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一起玩,是老師教會我,今天我已經可以上臺表演啦!”4月2日,在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的禮堂里,一段孤獨癥兒童的告白讓觀看表演的嘉賓們開始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是寧夏殘聯主辦的“藍星璀璨 星中有我”世界孤獨癥關注日主題系列活動之一。
看著天天和孤獨癥小伙伴們在音樂的律動下幾乎是整齊劃一的表演,一位家長驚嘆道:“他們還是孤獨癥兒童嗎?”
孤獨癥兒童的康復訓練過程是漫長而又艱辛的。背后凝聚了康復訓練老師們多于常人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艱辛付出。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啟智科科長方芳說:“我們的老師的確很辛苦,但很多時候,我們付出百分,收獲才一分,但這一分,已帶給我們足夠的驚喜?!?/p>
2023年第16個世界孤獨癥關愛日的主題是“關愛孤獨癥兒童,關注與支持孤獨癥人士的照顧者和專業工作者”,旨在呼吁社會關注孤獨癥兒童和在背后默默服務和照顧這些孩子的隱形群體,倡導孤獨癥兒童與普通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理解與關心。
今年7歲的孤獨癥兒童可可,2019年來到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進行早期干預和康復訓練,剛開始他沒有語言,與人交流也沒有眼神對視,有需求時只會拉著家長的手去拿,經過4年的康復訓練,現在他已經可以跟著老師一起背古詩、唱兒歌、學拼音,還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孤獨癥孩子的世界需要健全人用心去傾聽,舞臺上的這些孩子曾經不會模仿,不會交流,也聽不懂指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中心的時光中,老師教會了他們很多知識,也能夠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需要家長和社會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睂幭臍埣踩丝祻椭行膯⒅强浦鞴苤項顕艺f道。
據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主任馬海倫介紹,孤獨癥兒童的康復需要科學系統的干預和長期持續的支持。2009年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傾情幫助下,寧夏孤獨癥兒童康復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通過“醫康教”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康復服務孤獨癥及相關發育障礙兒童1000余名,康復顯效率達到85%以上,有40%的孩子進入普通幼兒園、普通小學及特教學校接受融合教育。
活動現場,康復中心的孤獨癥兒童表演了《古詩吟唱》《花式籃球》《小星星》等精彩節目,孩子們用揮舞的小手、稚嫩的聲音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我,用他們自信、樂觀的笑容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來賓?;顒幼詈笠院⒆觽兣c各位來賓放飛藍色夢想而結束。
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還邀請到銀川市新聞傳媒中心主持人李洋拍攝了《來自星星的你》公益宣傳視頻和兩個小時的現場活動直播,并在銀川市公交車傳媒公司及各大媒體推廣;在銀川市大眾出租車湖城陽光和愛心接力車隊投放LED及廣告宣傳語;與銀川市教育局聯系,向三區兩縣200余所小學傳送了孤獨癥兒童書寫的藍色信件等,讓全社會關心關注殘疾人事業,幫助孤獨癥兒童走出自己的世界。(寧夏新聞網記者 閆文麗 宋菲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