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蜜柚,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V蜜桃1
>>您當前位置:首頁 -> 寧夏日報周刊 -> 寧夏故事
麥田里的守望者
——看寧夏兩代科研團隊如何解碼小麥種子“芯片”
2023-03-30 07:59:02   
2023-03-30 07:59:02    來源:寧夏日報

  20世紀七八十年代,裘志新帶領的團隊歷盡磨難、嘔心瀝血,每年穿梭于寧夏、云南、海南三地,成功培育出我國春麥良種——寧春4號,使寧夏春小麥大地畝產從225公斤左右一躍提高到400公斤左右,最高畝產達666公斤。且很快在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廣西等?。▍^)推廣,累計種植面積1.5億畝,糧食增產100億公斤,麥農增收超200億元,且迄今仍是我國春小麥種植區的主推品種,演繹了一段我國春小麥育種史上40年久種不衰的佳話,成為寧夏農業戰線的一張金色名片。

  如今,以陶媛為代表的裘志新的學生們接下了破解小麥種子“密碼”的接力棒。他們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在小麥的制種、育種、種植及栽培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個個“寧春”系列新品種,在不斷提升我國小麥制種水平、提高種糧農戶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保障糧食安全底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步伐作出了突出貢獻。

  陽春三月,春風和煦。記者乘車前往永寧縣農作物種子育繁所。車輛行進至永寧縣境內,穿過鬧市區,再走一段柏油馬路,導航引向鄉間小道,道路窄到車輛僅能沿著路邊緩緩駛過。

  記者搖下車窗詢問路過的老鄉:“請問這里是不是有個種子育繁所?”老鄉頗為熟悉地指向前方:“往前走,轉個彎就到了?!?/p>

  車子七拐八拐,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門口“永寧縣種子育繁所”8個大字極具年代感。走進院內,兩排磚砌的平房,內含4間主要的辦公場所,實驗室、展覽室、休息室、辦公室,院內還有一畝試驗田。眼下春播結束不久,地里新翻出的亮褐色的泥土,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這里,便是“寧春4號”的誕生地,我國小麥育種專家裘志新和他的弟子們書寫小麥育種傳奇的地方。

  裘志新的學生陶媛,永寧縣種子育繁所的研究員,此時正坐在一個小板凳上,面前一張不大的茶幾上,擺滿了各種種子的譜系材料。她正在進行小麥種子籽粒的篩選,作為后續雜交的親本材料。將近600袋的親本材料,依據品種、大小、顆粒飽滿度等信息順序排列,并編上特有的“代碼”,大概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

  候鳥式的“北育南繁”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口糧作物。寧夏地處北緯35°—39°,海拔1100米—3656米,日照時間長,光、熱等資源豐富,是最適宜種植小麥的地區之一。

  但由于氣候原因,寧夏灌區的春小麥只能進行一年一季試驗。為了加快育種步伐,裘志新從1973年3月開始,便選擇了寧夏(永寧)—云南(澄江)—海南(崖縣)一年三代的加代方式,一直到1975年3月,連續兩年將雜種后代迅速提升到F5代,至1976年夏天,“寧春4號”的雛形已呈現在人們面前,比原需時間縮短了4年。

  小麥種子在北方培養,南方繁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北育南繁”。

  陶媛延用了老師的育種方式。每年9月上、中旬,是“陶媛們”南飛的日子。她和同事們背著簡單的行李,帶上數箱育種材料,開啟為期4個月左右的南繁加代育種,來年1月上旬收回來再到寧夏種。上述工作完成后,再挑選出兩到三個品種參加品比試驗,一兩年后,用挑選好的品種參加寧夏區域試驗,大約耗時3年。待區域試驗通過,一個小麥新品種就算被正式研發,可進入生產環節。

  “我們一年南繁兩次,一次需要100多天,吃住在那里,一直到元月中旬才回來?!碧真抡f,以前去沒有住的地方,需要自己租房子,租到且離基地近的房子,往往是墻皮開裂,老鼠亂竄。農忙時,常常找不到幫忙收麥子的農戶,團隊成員一個人要干好幾個人的活。加上云南夏天炎熱,經常頂著30多度的高溫室外作業,女同志被曬得黝黑黝黑的,蚊蟲叮咬也是家常便飯。

  近10年來,育種條件有了很大改善。2012年,寧夏農林科學院分別在云南和海南租賃土地,立項建設寧夏南繁育種基地。繼“寧春4號”之后,寧夏小麥育種工作者先后通過南繁加代選育出40多個“寧春號”小麥品種,現在每年種植面積在500萬畝左右。

  整理檔案、掛牌、觀察、選穗、代收、脫?!磕暝囼灥囟疾还潭?,所有環節都需要育種員們自己動手?!懊看稳ツ戏?,正值秋季開學季,也照顧不上孩子,寒假也基本分隔兩地。記得去年大年初四晚上到的昆明,22時左右乘坐大巴車到達云南元謀縣。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基地,除去中午的兩個小時休息時間,一直忙到晚上8時,回來之后還要整理材料,一刻也不得停歇?!碧真聟⑴c育種工作的10多年里,很少在家里過春節。

  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盡管條件如此艱苦,每逢收獲的季節,陶媛便又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皥F隊一起培育的‘寧春68號’‘寧豐1號’去年已通過審定?!畬幋?8號’是紅粒小麥,適宜種植于寧夏、內蒙古、甘肅等地,‘寧豐1號’是白粒,多種植于新疆。這兩個品種的產量、穩定性都比‘寧春4號’還要高?!碧真伦院赖亟榻B。

  “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多個科研團隊互幫互助,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碧真聦Υ擞猩钋畜w會。日常工作中,團隊與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寧夏大學農學院等展開協作,在技術、資源、資金等方面實現共享。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南繁的時間比往年晚了一個月,在永寧縣種子育繁所研究人員無法及時到位的情況下,寧夏農科院農業專家王長軍、劉鳳樓等同行幫忙播種,寧夏大學農學院的小麥育種課題組也經常到試驗基地開展分子試驗、大田的后期選育等,為小麥種子的提純復壯貢獻力量。

  在新品種轉化方面,每次一出新品種,各大種子企業就會聞訊而來。寧夏賀豐種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員,去年獲得了“寧春54號”的獨家經營權?!?023年我們計劃與農戶合作種植4000畝小麥,以‘寧春4號’‘寧春54號’為主,預計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2000余畝?!睂幭馁R豐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玉聰說,今年政府還將給予糧食繁種企業相應的優惠政策,對在銀川市轄區建立集中連片糧食繁種基地的種業企業給予一定獎補資金,1000畝到3000畝之間的給予20萬元獎補資金(含1000畝),3000畝以上的給予30萬元獎補資金(含3000畝),對銀川市糧食種業企業建立南繁基地給予10萬元獎補資金。

  2023年1月,《銀川市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印發,方案指出,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為骨干、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協同、“育繁推一體化”的育種創新體系,健全要素跟著市場走的“首席專家+研發團隊+企業+創新平臺+資金支持”協同創新機制,支持科研院校、推廣單位和企業共建包括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集中資源和力量,在種子創新研發、育繁、儲備、推廣等方面全力以赴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構建優勢互補、節約資源、互利共贏的新發展格局。

  “品種資源是開發優良品種選育,促進作物科技原始創新的基礎和源頭。要想育成早熟高產的小麥新品種,必須掌握大量豐產性突出、其它重要性狀優良的品種資源?!碧真陆榻B,2022年永寧縣農作物種子育繁所人員利用赴云南元謀縣南繁的時機,與其他重要育種單位及專家協作,開展優質品種資源的征集活動,結合創新,于寧夏本季種植國內外引進與自創品種資源102份作為親本加以利用。其中,自育優秀材料14份,引自甘肅、天津、寧夏農科院等單位的材料41份,種植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區冬麥47份。2022年度共種植小麥親本材料及后代材料6327份,鑒定新品系168個,品比材料34份。

  “通過對材料田間綜合性狀的觀察調查、室內考種、品質鑒定及對雜種后代表現型的分析,加深了對品種資源可利用性的認識。我們也確定了幾個新的、有較大利用價值的核心親本材料?!碧真卤硎?,今年在春麥新品種選育方面,將按照早熟、高產的目標要求,突出豐產性,加強早熟、優質、多抗、廣適性的結合,在堅持以常規雜交育種為主的同時,積極與寧夏農科院及兄弟省區農科院、地區農科所等高級專業育種單位進行科研協作,加強新技術育種的應用。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目前,永寧縣農作物育繁所僅有3名工作人員。除陶媛和一名技術人員外,還有一名同志暫時借調至其他單位?!捌鸪鯃F隊還有5名同志,經過了這十幾年,大家的選擇各有不同,留下來的只有兩名同事了?!碧真滦χf,干農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田里,風吹日曬的,當年一起畢業的同學有的進了高校,有的進了區級科研單位。選擇的道路雖有不同,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推動種業研究的發展。

  陶媛的育種心路歷程經過了3個階段:大學剛畢業參加工作時,覺得育種工作很有趣,每天都能有新奇的體驗;后來在日復一日的試驗中,加上工作的地方總是在田間地頭,漸漸感到有些枯燥無聊,大城市燈火通明的生活也曾讓她向往;再后來,隨著育種工作的深入,每當歷經反復試驗育出新的品種時,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又讓她找到了堅守的意義。

  陶媛說:“裘老師對于育種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工作中忘我的精神及對初心的堅守,深深地影響了我。我至今還能想起在做育種試驗時,裘老師帶領我們到田地里,讓每個人講自己的方案、具體怎么做的,然后再一一指導?!碧真抡f,正是有了團隊的堅持,才讓一系列經典的品種得以推廣。

  令她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每當有成果轉化的時候,裘老師總是將自己的獎金分給團隊的所有成員。2013年,裘志新被評為寧夏“塞上英才”,獎勵50萬元。他將一半捐給所里,彌補科研經費不足,另一半與20多位參與過或即將要參與“寧春4號”系列品種研發的同志分享。2010年才到所里工作的陶媛回想起當年那一幕仍感動不已:“當裘老師把獎金分配名單讓我看,并遞給我內裝1000元獎金的紅包時,我愧疚地問,我沒有參加‘寧春4號’研發,為什么還給我發獎?裘老師回答,當年你是沒有參加,但現在你參與了該品種系列研發工作,受之無愧啊。我為他的高尚品德、廣闊胸懷而感動,每當我想起這件事,心里總是暖暖的?!?/p>

  “農業是一個傳幫帶的過程。對每一個新同志能干的、想干的,都要保證將他們教會,就像裘老師當年教我們一樣。我要把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傳承下去,在工作中言傳身教,同時也為大家爭取科研人員應該享受到的收益?!碧真抡f,今年計劃吸納幾名年輕的后輩,共同為育種事業添磚加瓦。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繼“寧春4號”之后,永寧縣種子育繁所團隊又先后培育出“寧春39號”以及48、51、52、54、68號等優良品種,它們各自分別具有優質、高產、廣適、抗性好等優良性能。目前“永良12號”、15號在我國春麥區已實現大面積推廣?!白罱屡嘤钠贩N,前段時間剛播種,由于開春下了兩場大雪,有的地塊還比較潮濕,只能挑選干的地塊播種?!碧真陆榻B,在永寧縣望洪鎮有一個品種展示基地,目前培育的有6個新品種,占地40多畝,連片種得比較整齊,長勢也很好,今年將組織種植大戶們近距離感受接觸,共同推動新品種進一步推廣。

  “今年還有一個‘3591’的新品種即將完成最后一輪審定,它的特點是高產、優質、抗性好?!碧真抡驹谘芯克T口的試驗田邊,笑著說:“你別看現在光禿禿的,過不了幾天就能長出小苗了,一片片綠油油的,那真是讓人看到了希望。這也是千千萬萬農業工作者的希望?!保ㄒ娏曈浾?nbsp; 張 敏 文/圖)

陶媛(左)在試驗田播種。

陶媛(左)在試驗田播種。

    團隊技術人員在進行小麥種子稱重。

團隊技術人員在進行小麥種子稱重。

    繼“寧春4號”之后,永寧縣種子育繁所又培育出多個優良小麥品種。

繼“寧春4號”之后,永寧縣種子育繁所又培育出多個優良小麥品種。

    2022年9月,科研團隊在云南省元謀縣開展小麥南繁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22年9月,科研團隊在云南省元謀縣開展小麥南繁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尤天竹
【責任編輯】:馬江
【寧夏手機報訂閱:移動/聯通/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寧夏新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47號寧夏日報新聞大廈 郵編:750001 新聞熱線:0951-5029811 傳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談:0951-6031787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64120170001 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908244號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署)網出證(寧)字第008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050號
工信部ICP備案編號: 寧ICP備10000675號-4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寧B2-20060004
法律顧問:言成律師事務所 電話:13369511100,15109519190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热色戒,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蜜柚,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V蜜桃1